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进风采 > 会员文坛 > 文章

责任心•爱心•童心


时间:2012-12-31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0 - 小 + 大

 

——小学教师事业心的三重境界

(南通市城中小学陈萍)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又添了许多年轻的新面孔。每次与我交流,她们最多提及的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我认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自觉做好分内事的一种心态它主要表现为忠于职守,工作勤恳;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教师的分内事是什么?众所周知是教书育人,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天平已严重失衡,人们对教师责任心的评价不断浅表化、狭隘化、功利化,集中指向于其教书水平——准确地说应是教“考”水平: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在学科教学中如鱼得水;所教学生在学业测试及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位居前列。这样的老师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甘人后的闯劲,是有教学责任心的老师。但他们往往理性有余,情感投入不足,缺乏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他们大多信奉 “耐得十年寒窗苦,喜获金榜题名时”,孩子们,在憧憬着彼岸的幸福时,请先尝遍此岸的苦难吧!至于这种苦难和幸福,对于人的本质的确证有什么意义,往往得不到究问。他们认为教师的最大职责是编密学科知识能力的网,不让试题之鱼漏网而逃;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埋头于狭隘的、零碎的知识技能的寻觅、运用,成为高超的解题机器。他们课堂上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梳理,而忽略了自身教学艺术的锻塑和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心灵的呵护漠然无知。他们往往心情焦虑、急躁,对学业成绩落后的孩子鲜有耐心,甚至有“去之而后快”的私念。他们的幸福感是极为短暂的,在学生金榜题名的时日里转瞬即逝。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辛勤的工作一点一点耗损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生命,扑灭儿童对学习愉快的寻找和热情。这样的老师也许为领导所赏识,同行所羡慕,家长所肯定,但未必能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极端的甚至被视为仇敌。

为什么怀揣一颗“向善”之心却不能带给学生快乐,为什么呕心沥血地奉献却不被孩子们接受?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它是以关照个体生命的尊严、幸福为本源,以守护人性、孕育德行、促进个体存在的自在完满为目标的生命活动,是难以像其他职业那样用量化的标准来进行一刀切似的衡量的。温家宝总理20107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的工作,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是对国家、民族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那些成人的表情的塑造,它永远是感情的,永远是诉诸心灵的,它从根本上是关乎人心的。正因为此,教师的责任心最深最浓处应表现为在教育过程中随处显现的对学生的爱心。“爱心”是热爱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的一种心态,它主要表现为工作主动,充满激情;关注生命,积极诱导。

有爱心的老师一定是德艺双馨的,他们不会满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一孔之见,一得之功,而忽略孩子的情感诉求。他们往往比只具有狭隘的教学“责任心”的老师更辛劳:为了不让繁重的作业挤占学生的自由空间,他们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材、教法,磨练教艺;为了不让学生幼嫩的心灵受到丝毫的伤害,他们潜心探究孩子的心理,寻觅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作为他们的学生是有幸的: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歆享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学业成绩多有进步,而且对学习葆有浓厚持久的兴趣;不必在毫无意义的机械重复的作业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而掌握知识的领域得到充分的拓宽。并且,他们的品性和心理也能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具有爱心的老师不仅深受领导、同行、家长的认同,还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虽苦,却也能从这“苦”中品味到更多的幸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如此感言: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情感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数倍的幸福。

具有责任心、爱心是各级各类学校优秀教师的共识。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特殊人群——儿童。儿童,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又是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教育日子的伙伴;既是我们心中的“上帝”,又是我们必须用心向着理想愿景去雕塑的待琢之玉。爱儿童的最高境界是化身为儿童,拥有纯真的童心。“童心”是体验儿童的情趣,做好儿童教育工作的一种心态,完整的童心是知、情、行有机统一的整体结构和心理品质。一方面,教师借此能深刻地了解、体验、预测、捕捉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则在教师童心的强烈感染下永葆其纯洁、天真的童子之心,并从教师的童心里汲取更深刻的社会理想、理性,从而成为纯洁无暇的社会成员。

当然,说教师要有童心,绝不是要他回到儿童的无知、幼稚状态去,而是成人的理智和儿童的天真纯朴的情感、行为的有机统一。表面上看是童子的天真烂漫,而实际上却沉淀着成人的理智。马克思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显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可见,童心说是建立在深刻的人性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童心是未来人性的发展归宿,这种童心在本质上是超越母爱的更伟大的心灵,是一种使人类自身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必备的、崇高的爱心。

小学教师极需这种“童心”,因为它具有巨大的非理性语言的说服、表扬所能比拟的感染力。拥有童心,就掌握了破译儿童心灵的密码;拥有童心,就手握了打开儿童世界的金钥匙;拥有童心,就能找到儿童教育最自然、最熨帖的妙法。如果说爱心是教育的基本精神,那么,童心则是小学教育的至臻境界,它能让教育重拾其美好的本性,引领我们走进更加高远之意境。教师拥有了童心,从此便告别了“苦”意,再不“苦大仇深”,也无需“苦口婆心”,有的只是教师职业带给她的自豪和幸福,而作为这样老师的学生,更是何其有幸!

责任心、爱心、童心,是成就小学教师事业的三重境界,这“三心”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拾级而上,直至抵达圆融高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的境界,不正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所应该追求的吗?

上一篇:把全部的爱献给你——我亲爱的孩子

下一篇:老街•老屋•老树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工农南路88号海联大厦718室  |  电话:0513-51015956  |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