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13 点击: 次 来源:南通民进 作者:王国华 - 小 + 大
找到1995年2月18日的《通州日报》,虽然报纸已经发黄了,但我的那篇全市征文获奖作品《“吃碗里的”》却依然清晰可辨。 “吃碗里的,不要捞碗外的。”当年,挂着这句口头禅的父亲,先于我读到了这篇文章。他满脸的皱纹里全都荡漾着笑意,对我说:“你又有一篇文章发表了!”那神色不知是欣赏自己说的那句话,还是欣慰我在努力爬格子,抑或是欣喜于他的家教初显成效。 父亲1980年退休,退休前在南通县物资局木材公司担任会计。那个时代,木材是国家统配物资。老百姓买木材建房须由地方政府调拨供应。购买者要先打困难报告,经过逐级审批,到父亲这一层面时,就是被派到百姓家里现场勘验,看看房屋破损到什么程度,评定困难等级,确认可以买木材的数量。 接到任务,父亲推出当年的公车——自行车,骑行在乡村小道上,到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家去看房。他先认真听取户主诉说住房困难所在,接着现场查验,最后看了堂屋看边房,测算还有哪些木材可以再利用。户主们常常为了多争取0.1立方米的木材,赶紧煎炒鸡蛋,油炸花生,再端出自酿的米酒,恭请父亲上座。父亲总是一概谢绝:“这怎么行?你们家不是有困难吗?”然后骑车赶回公司。但是父亲通过现场评出的结论,困难户们也总是心服口服。 我在《“吃碗里的”》一文中写了一个故事:60年代,父亲到福建采购木材,银行多付给他一百元,他却如数退还了。那时的一百元可是巨款哪,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所以当地报纸也刊登了此事。而当时我们家可是个困难户,就妈妈一个劳动力,远远挣不回我们兄妹六人的口粮。结果,冻死一个,病死一个,剩下的四个也是饱一顿饿一顿。然而,父亲就是这样坚守着“吃碗里的”! 父亲也把“吃碗里的”不断灌输给我们兄妹四人,他总是把报纸上看到的、广播里听到的鲜活的腐败案例,唠嗑给我们听,可谓用心良苦。长兄“吃碗里的”,下岗之后本本分分地挣钱生活;二哥“吃碗里的”,被评为北京市煤炭系统十佳青年,到中科院机关工作;妹妹“吃碗里的”,走上自我创业之路。 “老师,我们陪你去看大草原!”今年暑期,我接到88届高中毕业生的盛情邀请,不觉心潮澎湃:自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如今有33个年头了,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通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尽到了一个有良知的老师应尽的责任,人民却给了我很多很多荣誉,两次被区政府记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去年岁末,我还光荣当选为南通市第12届政协委员。这些荣誉不仅仅是给我个人的,更是对我们教师群体的肯定。 现在,有10个毕业近30年的老学生,不忘昔日的老师,发出了热情邀约。回想当年,自己也没有表现出对他们的特别好,再想想,他们的孩子或者上了大学,或者已经工作了,没啥有求于我的。他们为什么要邀请我呢?我问:“旅游费用怎样分担?”老学生们笑着回答:怎么会要老师出钱呢?我很干脆地回答:“不出我的那份钱,我不参加!”后来,他们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和另一位老师跟老孩子们一块儿成行了。想想看,一群年近5旬的老学生和两个年过半百的老教师,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家一起看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我们的思绪翩翩起飞,仿佛一起重新回到了曼妙的青年时代。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用无私的爱赢得纯真的回报,莫非这只是老师才能专享的内心体验? 家长对教师的回报,不应该是红包,不应该是购物卡,也不应该是觥筹交错的筵席。有一个孩子,家境贫寒,学习基础也差。他不敢跟人讲话,你喊他回答问题他只会一直呆呆地站着,他写的作文通篇只有一个符号——“点”号。我没有用贫富贵贱来度量孩子,我找他谈话,为他鼓劲加油;班级活动,我特意安排给他适合的任务;作文批改,我从标点符号为他一一讲起……孩子最后如愿考取了本一院校。他的父亲用一个布兜装了六只山芋送给我,羞愧地表示最隆重的谢意。我一愣之后,愉快地接受了这份礼物。后来,我送给孩子一支钢笔,并附带上一句话:“好好努力,将来出息了,不要忘掉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吃碗里的,不要捞碗外的!” 父亲在我《 “吃碗里的” 》一文发表两年后去世了,至今已经20年了。但是“吃碗里的”这句话还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如今,反“师腐”在被也炒得沸沸扬扬。坦率地说,有些不正常的现象是有的,但决不能因此全盘否定我们的整个教师队伍。我们有着许许多多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勤于奉献的好老师,他们只“吃碗里的”!我也坚信,那些不正常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根治! 今年儿子考取了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我把爷爷“吃碗里的”这句话郑重地送给了他,这可是我们家的家训啊! 老爸,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 |
上一篇:信念 责任 奉献
下一篇:故事里的中国,中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