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进风采 > 会员文坛 > 文章

放鹞子去


时间:2017-04-19    点击: 次    来源:南通民进    作者:葛德均 - 小 + 大

 

鹞子,是风筝的俗称,古时谓之,因其形似飞鸟的缘故吧。据说,两千多年前的墨子花三年时间制作了一只木制风筝,叫做木鸢,可惜飞了一天就降落了,这也许就是风筝的雏形。后来,韩信做了一只纸鸢,用于军事侦察。再后来,李邺在纸鸢上安装了竹笛,如筝作声,风筝自此得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传神写出孩子们的最爱。你想想看,青草、黄莺、蓝天、绿堤、碧柳、白烟,春之色彩跃入眼帘;你再想想看,一群村童在田头、路旁、河滩,他们追逐、跳跃、欢呼,到处是他们的影子;你还要想一想,天空中,各种鹞子随风飘荡,一片一片的,那是怎样一个充满欢愉的去处!

儿时的我们自然钟情于古老简朴的鹞子。那时,我们的游戏是很多的:大树下立一块门板,下面排几张小矮凳,便是先生教书;扯几枝柳条编个圈儿套在头上,腰间插一把自制的木头枪,趴在路边,嘴里啪啪啪一阵枪响,便是解放军打仗;把野花编成环,挂在脖子上,折几杆芦苇制成芦笛,咿咿呀呀,便是迎亲队伍”……然而最有诱惑力最难忘的,还是放鹞子。那一直连到天上去的绳线,把我们一颗颗童心也牵引到了白云之外。

故乡的鹞子式样多了去了,有长长一串的龙头鹞,有不停眨巴着眼球的蜻蜓鹞,有颤动着翅膀飞舞的蝴蝶鹞,有凶神恶煞似的把鸡鸭吓得乱窜的老鹰鹞……不一而足。而最常见的是六角鹞子,用一个长方形加一个正方形的竹子框架叠在一起,用丝线系牢,糊上废报纸即成。如果有谁从家里寻出一幅漂亮年画或彩色木纹纸来,那简直是妙不可言!引线呢?可以从奶奶或母亲那里索求。不给?只好偷偷地取走啦,当然也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搓麻线。如果从过年的压岁钱里挤几许来,买根尼龙线,那真是棒极了!至于放风筝的时间,最好是礼拜天,当然头一天晚上就得作充分准备,再美美地睡一觉,第二天大早就呼朋引伴地来到田野里放开了。明代画家徐渭的题画诗《拟风鸢图》中说: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这种微妙的心理,我们是有真切体会的。

我们的风筝中最有意思的,当数瓮哨大六角鹞和彩色小六角鹞。瓮哨大六角鹞有四、五尺大小,装上十几个碗一样的葫芦瓮和几十个小的竹哨。这样的鹞子飞上天后发出的声响,时而浑厚高昂,时而清扬婉转,变化莫测,真如《考工志》所说天际频传钲鼓乐,云端隐闻丝竹声的佳妙。彩色小六角鹞要描绘彩色图案,红红绿绿的,秀气可人。手巧的伙伴又给配上几节电池和一串彩色小灯泡,这样的十几只风筝若在夜晚一齐放上天,流星雨似的,很是蔚为壮观。

如今,每年开春,我总要携家眷回一趟乡下老家。儿时的伙伴们都不玩鹞子了,只有小辈的孩子们依然喜欢放鹞子,那是从镇上或城里买回去的丝绸鹞子。虽然我总觉得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与情致,但孩子们的嘻嘻哈哈,还是撩拨起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到了城里的寓居,我写下这样的文字:

飘着云朵的河;荡着波浪的草;装着海洋的天。三五只微笑的鸽子,七八颗奔跳的童心。用甘甜的希冀装饰腾飞的翅膀,用幼稚的虔诚编织旋舞的须尾。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呀,将沉甸甸的寄托放飞……”

上一篇:俞海军诗词二首

下一篇:“有句话说得好”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工农南路88号海联大厦718室  |  电话:0513-51015956  |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