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文章

2012年参加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活动情况


时间:2013-01-0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0 - 小 + 大

 

民进南通市委  孙爵

一、关于我市旅游业发展

20125月,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报告》。本人认为:市政府及其旅游主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旅游业尚需整体向深度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尚未完成向质量型和效益型的转变,在产品开发、营销经营、旅游者体验等方面,需要整体向深度推进。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突出我市的主题形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对外宣传促销投入还需要加大。对外宣传促销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我市对外宣传集中开展了整体形象宣传推广,但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力度还不大,没有能很好的形成规模较大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体系,以至我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影响。。

3.导游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导游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景区乃至一个城市的形象。

4.旅游商品研发能力有待增强。我市以前虽然开发了一些旅游商品,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旅游商品种类单一,较低档次商品有余,中高档次商品不足,不能显示我市旅游的良好形象。

为此建议

1.充分发挥旅游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旅游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旅游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抓好经营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切实加强全市区域间旅游资源的衔接和互补,推动全市旅游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大我市旅游宣传力度,围绕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全力拓展旅游市场。

3.高度重视旅游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优势,要加大对乡村旅游重点线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全市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4.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抓好旅游安全工作。要强化安全意识,始终把旅游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监管。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抓好旅游市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安全。

5.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解决好旅游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要强化旅游主管部门职能作用,统筹安排,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关于我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民生的有效形式,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未来的文化建设重点是要加快构建服务于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文化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的指导。要高度重视、抓实抓好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把文化惠民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随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程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工作重点也将转移到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增强服务上。文化惠民工程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为老百姓文化娱乐提供场地,他既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发展经济的“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此建议:

1.完善制度,推进文化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制定相关制度,完善文化惠民工程的专项规划,并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考核。

2.增加投入,健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各级财政要将文化惠民工程所需的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且保持逐年增长,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力开展在职文化干部的培训,造就一批基层文化骨干。出台政策,引进一批优秀专业人才,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4.丰富服务内容,有效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做好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开发利用,加强本土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

5.要加大宣传文化惠民工程,让更多群众知晓、主动参与,积极支持,真正把文化惠民工程利用好。

三、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25月,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本人认为: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和不可预料的因素较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对于我市来说,要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必须立足南通这一城市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抢占发展先机。

目前,从我市的工业发展看,还存在着: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集中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建议:

1.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方式有别于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还包含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能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要立足于发挥南通的一系列比较优势,完善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要研究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否支撑居民越过中等收入水平陷阱,怎样推进在重大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

通过宏观政策转变,重点支持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引进大项目,内生产业链,拓展产业群,建设产业基地,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新兴产业体系

当前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是: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企业内部人才支持不足;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优势没有变成产业竞争优势;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等。为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出台相应政策,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南通市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27月,听取了市审计局顾宗瑜局长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南通市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本人认为:审计工作报告对2011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加大了对预算管理、民生保障、投资项目、政府资产的审计力度,对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反映客观真实。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于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议今后要关注以下几点:

1.突出审计重点,积极解决审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审计部门要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完善为目标,重点关注民生民本的建设项目。在加强部门预算审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审计的同时,继续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监督,加强对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力度,加大对重点资金、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全程审计监督力度,做好防止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加强对查出问题的跟踪督查,突出审计重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依法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做好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完善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整改,推进审计结果的公示制度,规范的统一部门预算公开内容,加强与政府职能和财政政策相衔接,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确保按期实现预算确定的目标。

3.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或民生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的领域。建立健全财政民生支出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促进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衔接的公平推进。

4.重视审计成果运用,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对审计报告中提到的有些问题,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原因,不是简单的问题出现就问题来解决问题,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市政府要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并跟绩效考核挂钩,对审计中发现的个别部门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从严查处。

5.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宏观调控的整体合力,应根据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确定各方面相关政策所要求的重点任务,增强政策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政策互为补充、有机衔接。建立全市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协调配合机制,加强资源整合,解决信息“孤岛”,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级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27月,听取了市财政局陈照东局长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市政府关于2012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积极主动应对,奋力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但是,在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矛盾和困难,特别是当前劳动力因素基本面已经呈现明显的变化,总量扩张的空间显著缩窄,人口红利时间窗口逐步关闭;自然资源的要素价格上升也构成了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比较大,部分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发展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二是部分行业企业运行受融资、原材料价格、劳动用工成本、环保和节能减排提标等因素挤压企业的发展空间,增速明显减缓;三是服务业发展增速不明显,农业、农村工作还要加强,尤其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突击性项目预计完成较好,但还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高效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反映在财政预算执行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将给财政带来较大压力;二是受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一些产业景气指数下降,产业基础和税源受到挤压,部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不能如期达产,新税源增长点受阻;三是由于公共财政框架逐步构建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社会保障事业提标、扩面,环卫、城管等管理体制调整,财政支出刚性需求大幅度上升,财政收支矛盾显得突出。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财源结构,加强财源建设,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要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继续鼓励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加强资源整合,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对项目推进的链式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发挥政府规划、组织、统筹、服务等职能,在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兴财源。继续加大对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要积极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夯实和壮大税源基础。

2.加快经济发展,确保财税收入可持续增长。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逐步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要继续完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要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有效整顿纳税秩序,严厉打击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努力堵塞征管漏洞。

3.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依法理财,严格按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完善和细化部门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要严格控制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公务支出的过程监控,注意对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等管理,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确保财政资金流向科学、使用规范、效益提高。

六、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推进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28月,听取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推进实施情况的报告》。本人认为:“菜篮子”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菜篮子”种养殖基地得到较大的发展,产品的产量显著增加、品种进一步丰富,上规格、上档次、上规模品种的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蔬菜种植面积目前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年产量约500万吨;水产养殖面积约207万亩,产量82万吨;畜牧业猪肉、羊肉、鸡肉供应基本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的“菜篮子”需求。二是重点支持“菜篮子”流通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市场预警体系和应急防控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通过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等工作,基本保障了“菜篮子”的质量和安全。三是初步形成了市场信息分析、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启动了冷链储藏、加工包装和物流中心等设施建设,市场动态应急防控能力有所提高。

 目前,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菜篮子”生产基地规模偏小,产业化水平不高,政策性扶持少。小型、零散的种养殖点多,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
    2.
蔬菜生产基地分散,“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存在盲点,农(兽)药残留超标个案时有发生。
    3.
“菜篮子”市场产销网络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还不到位,难以有效指导生产,造成部分产品盲目生产。
    4.
相当部分种养殖基地和大多数个体种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科学及专业种养技术推广难,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此建议 :
    1.
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设立“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项基金。对规模生产基地的生产,包括机耕路、排灌设施、产品认证、质量检测体系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2.推行蔬菜等“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订和推广,逐步提高“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蔬菜技术推广机构,做好对广大生产者进行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大力推广良种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

3.加大对各类“菜篮子”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建设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的“菜篮子”产品储存和调配作用。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以满足“菜篮子”产品在重要时节、特定时期的市场供应,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
  4.加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严格执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坚决取缔“路边市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识标志管理工作,加强生产者、经营者的法制意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标识的使用,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可直接追溯到蔬菜的源头,也就保证了质量。

5. 利用各种行政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和健全“菜篮子”产销网络体系和平台。要为种养殖户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优化生产结构,拓展产销渠道,防止盲目生产。

七、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28月,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本人认为: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全面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依法履行了法律监督职责,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我市经济发展、为保障民计民生,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市检察院应通过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积累和总结经验,丰富民事行政检察的理论与实践。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中,大胆创新、积极实践,逐步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体制机制。同时,检察机关要加强对抗诉案件的总结归纳,从具体的案件中发现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上升到制度和机制层面,提出检察建议。
    2.
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民事检察队伍的素质。 新的形势下,对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检察官的司法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加强对从事民事行政检察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八、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

201210月,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本人认为:近十年以来,我市职业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也折射出我市职业教育体系尚存一系列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加快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规模向质量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为建立起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得职业技术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很好地满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提出如下建议:

1.在编制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上下功夫、见实效

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红利、人口红利逐渐退去,对此,我市职业教育应从重视规模扩张转向侧重质量提升。重新编制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市政府要抓紧研究和完善切合南通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不是简单的位置空间布局,要从加快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赋于职业教育新使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赋于职业教育新要求,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于职业教育新任务定位,全面理顺当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使得原本资源共享和重组较难落实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错位发展、做优做强的格局尽快形成。南通职业教育已经丢掉了一个很好的黄金发展期,所以新一轮规划的研制与实施,要有任务书,要有时间表,要落实责任,要见实效。

2.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投入效率上下功夫、见实效

近几年,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加大,但是职业教育的公共投资占总教育投资的比重过低,职业教育的公共投资增长过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及重点专业建设。

目前,职业教育的投入除财政性教育经费外,还有城市教育附加费和提取的部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但是这两项经费由不同的部门在使用或分配,很不合理。应该由市政府根据规划,科学合理的统筹使用。同时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公布职业教育经费的构成及细节,并有必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使用情况,使职业教育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得到提高。

3.在加快创新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上下功夫、见实效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当与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契合,因此职业教育要加快创新其内涵发展,要健全完善改革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鉴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之多,由此市政府要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育资源、基础能力建设等,构建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九、听取和审议关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报告

201210月,听取和审议关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报告,本人认为: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我市迫切需要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同意市政府《关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报告》。并建议:

1.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审,开工建设日期尽量提前,工期适当缩短,争取提前建成通车。

2.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要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要与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开发结合起来。

3.由于项目建设资金较大,要整体考虑,有效开展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工作。并且要让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红利集聚成社会财富。

十、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沿海前沿区域产业园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210月,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沿海前沿区域产业园建设情况的报告,本人认为:市政府在新一轮沿海大开发中,为保持南通领先之势做了大量的工作,沿海产业园区蓬勃兴起、产业项目开始加速集聚、重要通道向海边加速延伸、滩涂围垦扎实有效推进。但要做好下一阶段的沿海前沿区域产业园建设,提出建议如下:

1.建设沿海前沿区域产业园,要用现代产业集群理念统领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按照产业链和生态工业链的方式有序地进行资源整合和特色产业园建设。

2.沿海前沿区域产业园建设要把生态环境及环境保护意识放在首位,客观地说,一些大型项目确实带来了大数额投资,也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但未必就是一个好项目。如果缺乏对民意的尊重、缺乏与民间社会的沟通,会酿成群体事件。
  3.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做好产业园建设的统筹规划,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沿海地区之间要做好区域合作战略对接,完善机制,推动港口物流、对外开放、产业发展、交通运输、旅游观光、生态建设、人才交流等各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情况的报告

201210月,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情况的报告,本人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建设,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全市农民收入倍增工程有序推进。但是在看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同时,农民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仍然偏低,全市还有约4.5%的农民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以下,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万元,实现这个目标不容乐观。为此建议:

1.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结构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收入渠道多元化的目标。

2.贯彻落实好农村惠民政策。一是完善农村税费政策;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三是切实管理好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四是关注弱势群体,对特困农民扩面提标,并防止基层弄虚作假。

3.扩大劳务转移输出,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一是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培训农民。二是要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创业,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

4.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二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三是加大财政支农份额,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四是加快实施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我会会员建议得到市政府重视并落实

下一篇: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建议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工农南路88号海联大厦718室  |  电话:0513-51015956  |     网站管理